板材表面發花
一、油漆的原因
1、指油漆自身提料性不太好
2、形成的根本原因:當線速提升 時,輥速比不會改變,粘輥的速度也隨之提升,料盤里漆料易會出現斷層,當斷層處到粘輥與涂輥間時,易會出現板材表面發花。
3、形狀:水紋狀或長條狀
4、規律:無具體位置,無規律性,從料盤里漆料幕簾處查看簾或逆涂時查看粘料輥的狀態
5、特點:膜厚度不均勻
6、解決方法:
減少粘料輥的速度;
提升 粘度;
降低速度。
備注:漆料蠟的含量比例不合理,迎光板材表面有水印狀花紋(片狀)
二、浮色(光澤線)
1、漆料自身所帶有的顏料,因為長時間未攪拌浮在漆料表面
2、形成的原因:料盤里漆料因為流動性不充分,使漆料內密度較小的顏色浮上來表面
3、形狀:斑點狀或色差條
4、規律:接近上料口處
5、特點:膜厚無明顯的發生變化
6、解決方法:
不定時攪拌料盤;
添加擋板;
增加打漆的速度,使料盤里漆料更快回流;
改變上料口或溢流口位置,改變溢流的方式。
三、涂輥
1、涂滾在使用或削磨操作過程中會出現印或鼓印
2、形成的原因:
使用操作過程中會出現;
磨床工操作不合理;
搬運操作過程中損傷。
四、板材表面
1、板材表面有水、油、鈍化液
2、形成的原因:基鋼板上有油、鈍化液、在經過涂機時,漆料沒法正常的涂抹基板上,導致板材表面發花或漏涂
3、形狀:點狀或帶條狀
4、規律:沒有規律性
5、特點:膜厚度不均勻
五、粘度過低
1、板材表面如漏鋅狀花紋
2、形成的原因:粘度太低
3、規律:上料口處比較輕,縊流口處較重
4、特點:膜厚加不上去,粘料輥速比無法增加
六、狀色斑
1.板材表面有<狀色斑(迎光)
2.形成的原因:
漆料攪拌時間較短;
漆料已過期,產生沉淀物;
漆料含有不容的膠狀物質。
3.形狀:<狀
4.規律:沒有規律性
5.特點:只能在迎光下才可以看見
6.解決方法:增加攪拌的時間
七、底漆板溫低,未徹底固化
1、涂面漆之后迎光有斑點狀或條紋狀花紋
2、規律:板材在涂面漆就會有花紋
3、特性:等同于與輥子花紋
4、解決辦法:提升 底漆板溫
八、橫向條紋
1、輥速比設定不當或涂輥、粘輥軸承毀壞
2、規律:輥紋持續出現,間隔相同
3、特性:漆膜的變化非常明顯(明暗相間)
4、確認方法:前者,輥紋相對比較均勻,板材兩邊無非常明顯區別。后者,板材兩邊差別比較大
九、水印狀花紋
1、基板進精涂時,板溫太高
2、規律:整個板材表面,呈均勻狀遍布
3、特性:類似水印但擦不掉
色差
一、漆料
1、指不同的批次或不同的桶內漆料顏色差別(淺顏色)
2、漆料所有的顏料,填料不同的所導致
3、換新生產批號或新漆料時,從上料口的方向逐漸開始向回流口的方向延伸,出現色差
4、特性:從上料口一邊向回流口的方向延伸,呈帶條狀遍布,慢慢加寬
5、解決辦法:從漆料自身找根本原因
6、確定:從化驗室刮板,一板兩個生產批號進行相對比較
二、膜厚
1、指因為漆膜薄厚不同的,所導致的顏色差別
2、漆料粘度,涂輥粘輥間壓力的變化
3、常指不同的彩卷或同一個板材表面的兩邊
4、無非常明顯的變化,但每個卷相互間相對比較差別比較大
5、解決辦法:嚴格把控耗漆量
6、確定:特別注意耗漆量的的變化
三、粘度
1、指因為上機的粘度較低或高,所導致的色差王兆升
2、桶內粘度與桶裝漆料粘度差別比較大
3、換漆之后幾分鐘,從上料口一邊出現帶條狀色差
4、例同于上一項膜厚的變化,從本質上講,粘度的高或低,會引起膜厚的的變化
5、解決辦法:換漆之后幾分鐘,從上料口一邊出現帶條狀色差
6、特別注意耗漆量
四、板溫
1、指板溫過高或低所導致的色差
2、爐溫設置不當,上錯料
3、現象:板面光澤度不高MEK不達標
4、相同板面無其他問題,不一樣的卷兩者之間差別比較大
5、解決辦法:不定時測板溫,換規格(差別大)測板溫
6、明確:MEK刮擦光澤度
五、冷卻水
1、水沒水質所導致的色差;水冷水質不太好,擠干輥擠干的效果不好
2、現象:板面發烏,光澤度不高
3、特性:表面污漬用棉紗可以擦掉
4、解決辦法:及時更換水冷的水,提高擠干輥的擠干效果
5、明確:表面層光澤不高,但表面層污漬可以棉紗擦掉,恢復原光澤度
六.固化爐
1、指板面兩邊顏色不一
2、固化爐傳動側和實際操作側溫度不一致
3、特性:豎向相對比較無明顯的色差,橫向色差比較大(類似于兩邊膜厚不一)
七、漆料攪拌不均勻或未攪拌
1、呈帶條狀遍布于板面
2、油漆形成分層導致粘度差
漏涂
一、凹凸點漏涂
1、原材料,彩涂線輥子有雜物
沒法明確哪些地方有壓印,可依據實踐經驗分辨出在什么位置
重要依據:
壓印的間隔距離,相當于棍子的周長;
正面是凹點還是凸點;
是涂裝前還是涂裝后
二、油水
帶鋼在出了化涂固化爐后,在油漆烘干之前,帶鋼沾有油水
四、跑偏
指帶鋼跑出涂輥的涂復區域
五、壓力小
指涂輥與帶鋼未徹底接觸,多是一邊漏涂
解決辦法:增加壓力(涂輥與支撐輥間)
六、涂輥劃傷
指涂輥帶傷,但帶鋼沒法移出帶傷區域
解決辦法:能用板檔住糾偏檢測,是帶鋼向反方向移動
七、涂、粘輥有雜物
特性:漏涂點有規律性
涂輥上面有雜物,漏涂點間隔為涂輥的周長
粘輥上面有雜物,漏涂點間隔為粘輥的周長※粘輥速比※涂輥速比
八、基鋼板麻面
指冷板輕微的生銹,鍍鋅板表面層不平度,但不漏鍍
解決辦法:增加、涂輥與支撐壓力
九、光整折印
指基鋼板帶有比較嚴重的光整折印
注意:易劃傷輥子
十、光整裂紋
主要是指背漆,因被漆僅是靠帶鋼張力涂復,無支撐輥,光整裂紋重,沒法涂到裂紋中部
縮孔
縮孔:表面層為凹坑針孔:表面層有凸起,可見底漆
一、光整裂紋、麻邊紋
1、形成原因:基鋼板不平整,板材表面有凹槽,涂裝后有氣泡,留在凹槽內,但進到固化爐后,升溫膨脹,氣泡破裂
2、解決辦法:
減少膜厚;
減少粘度;
提升漆料流平性;
增加涂輥與支撐輥壓力
二、稀釋劑
1、油漆劃分為兩種,稀釋劑和慢干劑兩鐘(相對比較常見)慢干劑不適宜快速加熱,否則的話會出現針尖狀縮孔
2、形狀:○(在顯微鏡鏡下)針尖狀
3、解決辦法:了解是稀釋劑的特點,合理加運用
三、板溫設定不當
1、精涂固化前段的板溫起決定性的作用,板溫170℃左右
2、形狀:跟上面一樣
3、解決辦法:設定合理性的板溫
四、粘度
1、粘度較高時,漆料的流平性比較差
2、形狀:(點狀)可是不曾破裂或破裂形成針孔狀
3、解決辦法:減少粘度,減少漆膜厚度
五、漆料中含有水、油等不相溶的液體
1、這類雜質通過涂輥涂抹板材表面上,經過固化烘烤蒸發掉
2、形狀:不規則
3、解決辦法:避免水油等不易于漆料的物質進到
六、漆料消泡性不太好
1、漆料中含有消泡劑較小
2、形狀:不規則,多是點狀,氣泡如過大產生棒狀線印
3、解決辦法:終止用同一批號漆料
七、料盤里有氣泡
1、跟上面一樣
2、形狀:不規則多是棒狀線印漏涂
3、解決辦法:添加擋板
八、漆料表面張力太大
1、漆料的兩種性能(流平性,流掛性)由漆料液體表面張力的大小決定
九、漆料釋放出來氣泡性差
1、指漆料涂抹板材表面以后,烘干之前的性能
拉線
一、油漆的原因
1、指漆料自身所存在的雜物或樹脂小顆粒
2、解決辦法:更換漆料后增加流量,在回流口處加過濾網
3、確定的方法:打漆泵出口過濾網無毀壞,形成的拉線相對比較小,在板材表面形成痕跡但不漏涂
二、漆料開口后落入
1、解決辦法跟上面一樣
三、板材表面有雜物
1、帶鋼經過初涂水冷之后沾有雜物
2、板材表面有鋅渣、漏鍍、夾皮等缺陷
3、初涂水冷的水包含較大顆粒狀雜物(比如細沙粒)
四、飛蟲
1、飛蟲導致拉線或壓印的產品在彩涂鋼板生產中是占較大比重的
2、解決辦法:密封
五、涂輥掉沫
1、常指涂輥開膠
(只要是一發覺,涂輥開膠應在更快的時間內更換涂輥)
六、稀釋劑
1、被污染或包含與漆料不相溶的物質王兆升
A涂輥與支撐輥壓力降低
B降低涂輥轉速
C躲接頭時,可以用鋼板尺刮涂輥輥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