章鳳鎮蠶農艾徐首批蠶繭生產交出優異答卷后,2021年5月18日,勐約鄉派出人大主席楊清國帶隊學習交流小組一行14人到章鳳鎮交流學習。
還沒有走到艾徐家的桑園,郁郁蔥蔥、葉片肥厚、長勢旺盛的桑園已映入眼簾。走近蠶棚,棚內4.25張大蠶正在茁壯成長,豐收在望。

交流學習中,德宏正信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、總經理鄭山洪做經驗介紹。從實際出發,分析了目前農戶發展積極性偏低的主要原因,指明了突破方向。鄭總指出,目前的核心矛盾是批次養蠶收入過低,畝產值過低,只有畝產和養蠶收入上來了,農戶積極性才會高漲,示范戶艾徐的出現,用實際行動,將廣大農戶大部分農戶認為的不可能變為可能,即實現了夫妻二人一次養蠶4張,平均張產56.75公斤,賣繭收入9708元。放眼省外,浙江農戶在不影響正常上班的情況下,夫妻二人可一次養4張,方式是早上起來采好桑葉喂好蠶,然后去上班,中午下班回來吃飯時順便喂蠶,下午下班回來再采葉喂蠶。四川武勝蠶區,普遍一個人一次能養4張蠶。同樣是蠶農,通過自身努力,也是可以實現這個目標的。假如夫妻二人蠶棚一次只能養兩張,可以嘗試一人去養,看能否實現一人養2張的目標,也需要各級領導和公司做好宣傳與引導。
關于如何養好蠶,鄭總從蠶藥使用方法、蠶棚通風、防交叉感染、防輻射熱傷蠶、喂食新鮮桑葉等5個方面為大家進行了講解。

章鳳鎮人大主席楊波麗介紹為學習交流組介紹了艾徐家的基本情況,艾徐夫妻二人來自普洱,在這邊租地,心無旁騖,一門心思撲在種桑養蠶上,并利用自身掌握的嫁接技術,分批將20畝雜交桑中的大部分進行嫁接。養蠶聽從技術員的指導,不套養,養蠶積極性高,2020年實現養蠶收入9萬余元。
艾徐講到,自己和妻子養蠶,去年賣了9萬多,都是片葉喂蠶。每天早上9點、中午13點、晚20點三次喂蠶,上午采、貯好喂食所需桑葉,下午休息或管理桑園,不感覺到累。養蠶主要是要桑園管理好,蠶棚通好風,蠶病防治工作做到位,蠶繭高產不成問題。
勐約鄉人大主席楊清國講到,我們勐約桑園很多,但為什么產量上不去呢,收入上不去呢?其原因在于桑園管理規范、通風設施到位的很少,接下來的我們要完成兩項工作:一是我們要增加農戶的批次養蠶量,技術員為農戶預估飼養量,農戶能養2張的就給2張;二是繼續桑樹改良工作。別人能做到的,我們勐約也能做到。

隨后學習交流組又到云南凱喜雅絲紡實業有限公司制衣車間、公司繅絲車間走訪參觀,參觀過程中,鄭總向大家灌輸時間效率觀念和做好選繭分類的重要性,鼓勵農戶多產繭、產好繭。

鄭總建議大家都要思考一個問題,“如果每人每次能養兩張以上,每次收入能近萬,農戶會不會自動自發去管理桑園?會不會自動自發去蓋蠶棚?希望各基地圍繞提高批次養蠶收入和提高畝產值相結合提高做文章,做好培養典型,抓好宣傳引導,引導農戶敢于嘗試,敢于挑戰,促進產業健康發展”。